普门品入门网
普门品入门网
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
主页/ 其他因果故事/ 文章正文

信愿法师:净土法门超胜、易修、功德最大(二)

导读:信愿法师:净土法门超胜、易修、功德最大(二) 【弥陀要义】净土法门超胜、易修、功德最大(二)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覆叶福备居士书一: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
信愿法师:净土法门超胜、易修、功德最大(二)

【弥陀要义】净土法门超胜、易修、功德最大(二)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覆叶福备居士书一: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莲华化生。一从莲华中出生,皆与极乐世界人一样,不是先小后渐长大。彼世界人无有烦恼,无有妄想,无有造业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极容易生,但以念佛为因,生后见佛闻法,必定圆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为超胜,一切修持法门,唯此最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汝且莫听别人话,自可得此最胜益。」

我们本愿山弥陀讲堂,有一位信愿的出家弟子,她在俗的时候亲近某一位老尼师。这位老尼师教导弟子很严格,虽然是严格,但是对弟子很尽心很疼爱,真正希望弟子能够成为佛门法器,做为师父的才会严格教导。古来禅宗、净土宗乃至各宗的祖师大德,教导弟子都是爱之深,责之切,都是非常的严格。希望弟子道业能够成就,甚至涵养、道德、修持、学问,能够超越自己,这才是一个好师父。

这位老尼师向这位要跟随我出家的女众菩萨说:你要去跟随信愿法师出家,只要抱着一个观念,将你的师父当做佛祖,这样就对了。你要去跟随信愿法师出家,你将信愿法师当做是佛祖,这样你就能做好你弟子的角色。这件事是她亲自跟我说的。

诸位菩萨,这位老尼师实在说的太好了,我们跟她鼓掌赞叹这句话。我也要向诸位,身为弟子的勉励,也向我自己勉励,将自己的师长当做佛祖,这样就是最好的奉事。

奉是奉令,奉令就是依教奉行。譬如师长交代你担任什么执事,你就将你的执事做好,这样就是对师长最好的奉事。师长叫你好好念佛,你就好好念佛,这样就是最好的依教奉行,这样就是最好的奉事。

犹如信愿在讲席之中,经常向大家报告,过去有一位痴头道士,这位痴头道士非常的驽钝,驽钝到什么程度呢?人家给他多少钱,他也不知道多少钱,念佛也没有办法成韵。念六字二音、念四字四音,他也没有办法跟随人家这样念,可见根性确实非常的驽钝。但是他有一点,是一般人要向他学习的,这位痴头道士,后来被陈道人收为弟子,陈道人叫痴头道士白天捡柴、挑水,晚上以一支香为限,拜佛念佛百余声,念佛百余声不是念佛万余声。这位痴头道士真正做到「奉事师长」这句话,每晚就以一支香为限,拜佛、念佛,听他师父的话,经过多久?三年多。

这位痴头道士,连在念佛的时候都会打瞌睡。他的师父陈道人,看见他这么驽钝,念佛还在打瞌睡,就用竹竿打他。有一天陈道人又要用竹竿打这位弟子痴头道士,痴头道士跟他说:师父您今天打我不得。他的师父感觉到很疑问,为何今天打你不得?师父您枯坐十八年,如果像我这样一心念佛,您早就成佛了,我明天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他的师父不相信,心里想说怎么可能?你这么驽钝,念佛还会打瞌睡,念三年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果然隔天早上,痴头道士到悬崖峭壁,站着合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我看《净土圣贤录》在记载这个故事,才想到这奉事师长这点,如果做到,就不得了了。他的师父教他认真念佛,他就认真念佛,听师长的话,奉事师长这点做到了。你看这位痴头道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合掌站着往生的。这个故事你去看《净土圣贤录》的记载,你会非常赞叹痴头道士,绝对不敢轻视他很驽钝,不敢轻视他念佛打瞌睡,不敢轻视他念佛还没有办法成韵。但是不是鼓励你们念佛可以打瞌睡?

诸位菩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确实非常的重要。孝是孝敬,善导大师引用经论的注解,孝是敬爱的意思,养是慈育。对父母的孝养要有恭敬心,除了衣食住行,供给父母不虞匮乏之外,供养父母最重要,就是鼓励他念佛修行。莲池大师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亲就是父母双亲,离尘垢就是出离三界六道,子道就是为人子女的孝道,方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这本著作说父母过世之后,不是为他念佛七七四十九日而已,不是。为他守孝念佛三年,现代人不要说没有念佛的人,念佛的人能够为自己过世的父母双亲,念佛七七四十九天不间断,那就相当的难能可贵,能够念佛三年,那更是大孝的流露。

所以孝养不只是在世对父母的孝养,死后对他的修福念佛追荐,也是孝养之一。师长不只是听师长的话,对师长的日常所需供养奉事,师长有需要操劳的事情,做为弟子的就要代替师长操劳,完成师长的交代,不要阳奉阴违。

师长有世间的师长,出世间的师长。世间的师长教育知识、技能、学问,出世间的师长教育佛法。那世间的师长使你谋生,有了技能,出世间的师长教导,使你的脱死有了解脱之道。世间的师长帮你了生,出世间的师长帮你脱死。

父母能够爱护你、养育你、教导你的,是只有一生的幸福,对不对?对。父母对你的恩德,再怎样的广大,也没有办法使你了办生死。世间的师长,再传授你怎样的技术技能,能够让你谋生而已,过着一生的好生活,但是没有办法帮助你法身慧命的解脱。出世间的师长,因为教导你佛法修行、断恶修善、念佛拜佛、持斋守戒,帮助你解脱、了办生死、成就菩提。

所以善导大师才会说:奉事师长最须敬重,敬就是敬爱,重就是尊重。请问诸位菩萨:师长对你的恩德这么大,你内心有存着「敬重」这两个字吗?敬要做到敬爱,重要做到尊重。如果师长比较威严,说你两句你就很难过,你就阳奉阴违,人前面好啦好啦,师父您说得真对,人后面您是什么东西?那这样有做到奉事师长吗?没有。这样念佛和阿弥陀佛的本愿有相应吗

?没有。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奉事师长的功德。

你去看《无量寿经》,记载法藏菩萨的因行,恭敬三宝,恭敬三宝佛、法、僧,僧就是出世间的师长。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就是我们最根本的师长,称阿弥陀佛为导师,阿弥陀佛是接引我们,迈向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

出家人有剃度我们的剃度师,教导我们的教授师,甚至有依止师。所以出家人要奉事师长的,比在家人还要多。奉事师长这一点,出家人一定要做比在家人还要好。印光大师说敬上和下,上面两字「必须」,就是一定要做到。

过去有一位尼师,说「奉事师长」这个题目,信愿听到她说,出家人每天摸摸自己的光头,要想到父母的恩德、剃度师长的恩德,教导自己修学佛法师长的恩德。要不然连自己剃这颗头这个恩德都忘记了,那就不配做一位出家人。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所以诸位菩萨,这些道理不是要让我们懂的,是要让我们做的。

这是第一句敬上和下,你一定首先要做到的。父母与师长是敬上之行,和下就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两句话实在说,就是在说一件事情,就是身口意三业,要断十恶行十善。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业不贪欲、不瞋怒、不愚痴。身口意三业,第一要做到的就是不杀生,所以五戒第一戒不杀生戒,十善的第一善不杀生。

诸位在家菩萨,受六重二十八轻戒,第一戒也是不杀生戒,所以不杀生排在第一,因此在十善列出第一慈心不杀。一般凡夫众生最容易犯的两点,古来大德都说不离开这两点,第一色,第二杀。所以比丘二百五十戒,第一戒色。在家人的五戒、菩萨戒,第一戒杀。这两点是凡夫众生,生生世世生死轮回很重的习性,所以要戒色、戒杀。

杀生在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几乎每天在犯。为什么?每天吃鱼吃肉,没有亲自杀也有助杀的因缘,所以要有慈悲心,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怒、不愚痴。这就是对下的慈悲,慈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