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圣

"

贤圣指道德才智极高的人,其中以有漏智修善根的人,称为贤者;起无漏智证见正理的人,名为圣者。

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

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

凡夫与贤圣有何区别

贤圣是属于佛教名词,指的是有漏智修善根的人和道德才智极高的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还是需要诚心的去修行,多多领悟佛法中的智慧,这样才有希望成为贤圣,那么关于贤圣与凡夫的区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凡夫与贤圣有何区别

了解凡夫与贤圣的差别,以及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了解这些内容后可以帮助我们怎样从生死凡夫开始修行踏入了生脱死的贤圣行列中。就像我们要去某个地方,我们要先弄清自身的位置,再弄清目标的位置,所经过的路线等,我们才能运用各种工具走向即定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比对自身所走的路线有没有偏差等。

什么是生死凡夫呢?《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对于色受想行识五蕴染着缠绵,这样的状态称为众生,这也是生死凡夫的标志。“色”是指四大所造色,通俗讲即有形质的物质,比如身体、房子、车子等,对这些物质贪爱、染着、缠绵,这是生死凡夫的特点。受想行识属心法部份,通俗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理层面,感受、想法、思量、心识,这是对心理层面进一步的细分。心理层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相,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而且是时时刻刻,比如身子痛、心里不爽、情绪变化、爱心、恨心、美妙的想法、思考思量、心浮气燥等,这都属于心理层面的影响。如果用刀解剥身体,都不能找到这些,但却不能说没有。

什么是贤圣呢?《长阿含经》卷二佛说:“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甚可恭敬,世之福田;”像这八种类型的被佛称为贤圣。

向须陀洹是凡夫与贤圣的分界线,虽然未证得初果须陀洹位,但已发心出离,愿意趣向解脱,并能随从法流修行,所以又称预流向,即逆凡夫行,流向贤圣所行,所以此位虽未证果,但也列入贤圣行列。

凡夫与贤圣有何区别

修习圣道破三结缚得初果须陀洹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通过如实正观五蕴色受想行识无常非我而破身见,身见又名“我见”。三界众生因为我见而被系缚,以为五蕴身心是我、我所,所以称为我见。依法破我见后,自然便对佛产生正信,对佛所说五蕴身心无常非我产生正信,对同样破除我见的贤圣僧产生正信,对佛所说的戒产生正信,因为我们依佛所说修习,亲证五蕴非我,所以这是真正的正信佛法了。

五蕴非我,那么对五蕴所施设的戒又是谁持戒或破戒?但为趣向无漏智故而持戒,但不取戒相,如此自然也就破除了戒禁取,更不会胡乱持戒。所以当破我见结后,后面的疑、戒禁取二结自然就跟着破了。《杂阿含经》佛说:“于三结断,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初果不会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最迟往返人天七次,便证阿罗汉,究竟苦边,永出轮回。这是初果的特点与功德。

证初果位后,我们才能修断对五蕴的贪爱,从而断除对五蕴的染着、缠绵。为何?五蕴无常非我,如果对五蕴贪爱、染着、缠绵,那么当五蕴无常变易时则生大苦,所以无常即苦,故五蕴即苦,追逐贪恋五蕴而不舍,即是追逐贪恋苦而不舍。又,五蕴即非我,这样贪着为了谁?又为了什么?所以只有破除我见后,我们才愿意去断除三界贪爱。否则,因为“我”而贪爱取逐,因贪爱取缘而有,因有缘而生,因生缘而老、病、死、忧悲苦恼聚集。

修习圣道薄欲贪嗔即得二果斯陀含位,二果位只要往返人天一次即究竟苦边,得阿罗汉,永出轮回。三果阿那含断五下分结,即断除了欲界的贪欲、嗔恚、我见、疑、戒禁取,舍身后于色界十九天得阿罗汉,究竟苦边。四果阿罗汉则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我慢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永出轮回,是名阿罗汉果。

从以上的四种果位施设中,我们发现生死凡夫与贤圣的差别,生死凡夫有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生死凡夫被六烦恼系缚驱使而不得自在。而在踏进贤圣的道路上,我们发现这六种根本烦恼正在逐渐破除,贤圣正从六烦恼中解缚脱离而越来越自在。所以换个角度说,被烦恼系缚驱使的叫凡夫,脱离烦恼系缚驱使的叫贤圣。与六烦恼染着缠绵而不舍的是凡夫,正在舍断六烦恼的是贤圣。

所以如果有人问,佛法讲什么?那我们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回答说,佛法讲如何断烦恼,如何离烦恼苦而得快乐自在,因为没有烦恼就是快乐!所以佛法修行就是断烦恼的过程,就是离苦得乐的过程,就是从生死苦恼的凡夫趣向了生脱死快乐自在的贤圣的过程!就是断除了对五蕴的贪爱、染着、缠绵!所以贤圣都是于五蕴处调伏贪爱、染着、缠绵!

注:具体如何破我见证初果,请查阅相关文章。证初果后如何修断三界贪爱自然也就会了,就看自己勤不勤奋去断了。另外,初果和二果仍有贪、嗔、淫烦恼现行,此处略提一下。

凡夫与贤圣有何区别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凡夫和贤圣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了,也知道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师兄要切记,想要成为贤圣除了坚持不懈的修行之外,在修行的时候也是一定要诚心,用心。

...查看更多
凡夫与贤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对佛学事业贡献很大的人都可以称为贤圣,但是不是谁都可以成为贤圣的,需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领悟佛法中的智慧,才有希望,一般除了贤圣之外,还有凡夫,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凡夫与贤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凡夫与贤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

凡夫与贤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凡夫和贤圣的不同也有了了解了,要知道想要从凡夫达到贤圣是需要师兄不断坚持的修行,同时修行的过程中,还要保持诚心,用心去领悟,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查看更多
耕云导师讲解:如何体会“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

贤圣中的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所以可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为贤圣的,其中有句话是这样的: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那么这句话要如何体会呢?一起来看一次耕云导师是如何讲解的吧。

耕云导师讲解:如何体会“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

一切圣贤,又是无为法,差别在哪里?差别在无为法。为什么肯定圣贤差别在无为法呢?因为菩萨有十地,十地就是十种差距,佛经讲的“地”就是境界,菩萨有十种境界。

他为什么不一直到如来境界?要通过十种境界呢?因为他到了这个境界,觉得这个境界很好,非常美好,非常欣赏,他就会停留一个阶段。等到自己猛然惊醒“途中非家舍”,贪图路上的风景,延迟到家的时间,而掉“地”不顾,毅然前进,他就又上升到另一地,所以有十地菩萨。小乘,有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这些都是他们境界的差距。

耕云导师讲解:如何体会“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

佛法是无为法,从菩萨的十地到等觉、妙觉,都是无为法;小乘圣人的四果(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也是因为“无为法”而有差距,这是执着的厚薄、轻重。执着越多,品位越低;执着越少,品位越高,他们的差距就显示在十地、四果上面。

耕云导师讲解:如何体会“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

通过上面的介绍,不但对贤圣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才了解了“一切贤圣的差距就在于无为法的深度”这句话的意思,同时还希望师兄在修行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杂念或者是欲念,要保持初心,心无杂念的去修行,这样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查看更多
关于供养贤圣获福广的故事

了解了贤圣的意思之后,想要达到这个高度,还需要师兄坚持不懈的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多学习佛法中的智慧,同时我们也知道供养贤圣的福报是很大的,下面就通过一则故事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关于供养贤圣获福广的故事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长者,现在还广行布施吗?”

长者回禀佛陀:“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仍然日夜不断地随喜布施,在四个城门、大市集、住家附近的路旁,以及佛陀、比丘僧众所在之处,于此八处广行布施。凡有所需求皆行布施,须要衣服的就布施衣服,须要饮食的就供养饮食,即使是需要珍宝,也都满其所愿,不论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都竭尽所能地布施与供给。曾有诸天人在虚空中告诉我:‘布施时应分别胜劣,这位是持戒者,这个是犯戒者,布施予前者能获福,布施给后者则无福。’但是我觉得自心端正即可,并不想分别彼此而有所增减,这样才是以平等慈心对待一切众生;因为众生依赖饮食支持命根,有饮食才得生存,若无饮食就命无以为济。我相信广行惠施一切众生,果报不会因布施的对象而有所差别。”

佛陀说:“善哉长者!能够平等布施是世上最大的福报,然而众生各随其心而有优劣,所以布施予持戒者的功德,胜过布施给犯戒者。”这时,在虚空中天人听闻佛陀的开示,都至诚欢喜,以偈庆赞:“佛说选择布施之最胜妙者,因凡愚的众生随其心境而有优劣,若欲冀求最胜良福田,有什么能胜过布施供养如来的贤圣众弟子呢?”接着又赞叹:“世尊所说之法真是太殊胜了,布施给持戒者的功德,胜过布施给犯戒者。”

关于供养贤圣获福广的故事

是时,佛陀对长者说:“现在要为你开示供养贤圣之众的功德福报,你要善加思惟、谨记于心,有人布施少,却能获福多;或有人布施多,获得福报更为增胜。”长者对佛陀说:“恳请世尊为我开演无上妙义,什么是施少获福多?又为什么施多而获福多呢?”

佛陀回答:“长者!证得阿罗汉向、阿罗汉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者,就是贤圣之众。布施供养贤圣众,施少获福多,若施多则获福更多。”世尊以偈赞颂:“不论是四向或已成就四种果位的行者,皆已是贤圣众,能够供养获福广大。”

佛陀接着开示:“过去久远诸佛世尊在世之时,也有像现在得道证果的贤圣之众,未来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也同样会有得道证果的贤圣之众。所以,长者!你应发欢喜悦乐之心,供养一切贤圣之众。”

听闻世尊宣说微妙法义,长者功德善根愈加增进,修行立于不退转之地,满怀法喜至诚顶礼,绕佛三匝后离去,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

省思:

贤圣僧众其德行能劝化利益广大众生,行善趣解脱道,利他之用甚广。故,供养持戒精进的贤圣之众,犹如耕耘福田,播种于肥沃良田,能获得丰广之功德福报。故佛说:“贤圣之众,施少获福多,施多获福多。”若进一步起般若智慧观照,如《金刚经》所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于解脱法中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关于供养贤圣获福广的故事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供养贤圣的福报已经了解了,但是在供养的时候,切记要诚心,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供养,这样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福报,积累更多的功德。

...查看更多
结语

贤圣中的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