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入门网
普门品入门网
心经原文 心经译文 心经注音 心经经典 心经视频
主页/ 心经经典/ 文章正文

什么是般若三经?

导读:“般若三经”,即《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可考的汉译《心经》至少有11种,现存9本。目前最常见的是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包含了小乘、大乘、金刚乘(密乘)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在以否定形式展现小乘的同时,阐明了大乘的立场,最终推崇密乘的法力。其中“诸法空相”,是全经的核...

  “般若三经”,即《心经》、《金刚经》、《坛经》。

  在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可考的汉译《心经》至少有11种,现存9本。目前最常见的是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包含了小乘、大乘、金刚乘(密乘)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在以否定形式展现小乘的同时,阐明了大乘的立场,最终推崇密乘的法力。其中“诸法空相”,是全经的核心概念。

  四谛论、五蕴论、缘起论是佛教的最基础的理论。但是,《心经》在它们前面都加了一个“无”,把这些都否定了,这就是大乘思想。认为小乘佛教理解的从无明一直到老死的过程还是执著于实有,没有找到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什么?是“诸法空相”。如果能够达到“诸法空相”,就“无智亦无得”,达到了最高的认识,就不需要再认识,“得”就等于“不得”,那么也就放弃了一切。由此,小乘的基础理论以及大乘对这种基础理论的基本态度到这一步就很明确了。

  《心经》的最后部分从小乘、大乘转换到具有密乘特征的思维方式。密乘认为,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仅有理论还不够,还要适当地让人感受一种能够产生法力神通的效应,这对于经典在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咒语的作用值得我们思索,中医十三科,原本有个“祝由科”,也是持咒,用于治疗精神疾患。

  《心经》文字简约,却涵盖了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因此,历代都将其视为般若经类的精粹。

  根据不同译本,《金刚经》的全名略有不同,自东晋到唐朝共有6个译本,以姚秦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80字)。

  《金刚经》的核心是强调一种理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在影视作品里,《金刚经》的法力特别大,因为妖魔鬼怪也是所有相之一,都是虚妄,所以被《金刚经》一照,就都吓跑了。表现这个理念最著名的偈语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非得看着个东西,或者听到一个什么声音,佛就显灵了,这是人行邪道,达不到最高境界,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所能见到的,不断生灭变化的事物都叫“有为法”,梦境、幻觉、水泡、影子、露水、闪电,这六种全是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一定要坚持这样一种观念,才能解脱,才能超越。

\

  由此,导致形成最具特色的般若思维模式之一,即“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其中的“说是……,即非……,是名……”这个公式,是理解《金刚经》的难点,也是《金刚经》的奥妙。它集中体现了般若思想对名言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对“无自性”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

  赵朴初先生当年和我讲过一件事:一次,朴老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毛泽东看到赵朴初便说,“你今天在这里,我们正好讲讲《金刚经》。”毛泽东问:“‘说是赵朴初,既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这是什么意思呢?”朴老还没来得及回答,毛泽东就接着说,“这很简单么,这就是黑格尔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啊!”这时,外宾来了,时间已经不允许朴老再做解释,因此他后来一直觉得非常遗憾。其实,这个思维模式确实是最难懂的。我们索性沿着毛泽东的思路,从赵朴初说起。我们在说到赵朴初的时候,都知道他具有一定的身份。作为一个佛教徒,认为赵朴初是佛教协会的会长;同时,也有人认为他是诗人、书法家;还有人认为他是地下党员;但是这些并不是赵朴初的全部,他还是丈夫、儿子、朋友、老师等等,针对不同的因缘,具有很多很多的方面。所以,任何一个说“赵朴初”名字的人,并没有能够认识那个真实的、全面的、不断变化的赵朴初,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依旧常常使用“赵朴初”这个概念。这就说明概念内涵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就是事物自身的无自性,无自性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这种思维模式非常有智慧,把握这个公式,可以使人的思想不被一些概念的所谓规定性束缚局限,不执著、不教条。近30年来,我们破除了对许多概念的迷信,使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客观上是与般若智慧相应的。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是唯一被尊为“经”的中国僧侣所著佛教典籍。

  《坛经》常见的版本有两个:一是法海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约1.2万字,这也是书名最长的古籍。二是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一卷十品,2万余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法海本未发现前,宗宝本为最常见的流通本。

  《坛经》对《金刚经》的理解和阐释,显示出中国人对般若“假有性空”思想的基本把握。其中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解,是对般若思想的一次集中阐释。

  慧能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在一天夜里,弘忍向慧能秘传佛法,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言下大悟,他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阐述了对“自性”的认识。

  自性的第一特征是“本自清净”。中国人讲心,这个心如果是真心,那它就应该是“清净”的。即“自性”的本质一定是清净的,超越现实而存在的。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是说自性没有时间的限制,不是具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说没有空间的限制。这两个特征强调“自性”在时空两方面都是无限涵盖的,类似于康德的“物自体”,承认作为一切现象总和之根据的最高存在体的存在,而这个“最高存在体”必然是“具足”的,因为它是一切现象产生的依据。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为什么不动摇呢?因为它是“真空”,是超越一切、包容一切的一种普遍存在。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正因为“真空”是不动摇、不变易的永恒的具足的存在,才能够外化出无穷无尽的事物,成为“妙有”的万法。

  佛教的般若思想“假有性空”,到中国后常常变成了“妙有性空”,虽然也讲不稳定性,却更强调了一个“妙”,看到事物如此丰富,都是从类似“最高存在体”中衍生或外化出来的。这就是慧能对自性的根本的认识。

  《坛经》更深入人心的思想方式,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都是将佛法和现实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慧能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的叫“自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慧能按照他的理解对“三皈依”给予了新的解释。“自”就是自己,皈依自己内心的佛,这是慧能的创新思维。

  所以,慧能把深奥的佛法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结合起来,而且破除对神灵的膜拜,主张对自心三宝的皈依,振聋发聩,他的开示被尊为经典,是历史和中国民众对他的恰当评价。

  摘自:王志远《“般若三经”的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