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入门网
普门品入门网
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
主页/ 五福临门/ 文章正文

佛光寺东大殿(下):如何打造摄人心魂的佛国净土

导读:佛光寺东大殿(下):如何打造摄人心魂的佛国净土关于佛光寺的整体介绍与背后的故事请查看《山西行(三):佛光照耀中国建筑史》,本文主要介绍佛光寺东大殿的那些事,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佛光寺东大殿(上)...
佛光寺东大殿(下):如何打造摄人心魂的佛国净土

关于佛光寺的整体介绍与背后的故事请查看《山西行(三):佛光照耀中国建筑史》,本文主要介绍佛光寺东大殿的那些事,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佛光寺东大殿(上):唐风悠悠吹不尽,凿岩建寺已千年》,本篇为下篇。

4

斗栱

东大殿的斗栱用材巨大,外檐斗栱的整体高度约有柱高的一半,一方面可见佛光寺的高级别官式色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斗栱在当时房屋构造上的重要性。唐宋时期,斗栱是挑起平缓大屋檐的重要结构,将梁架的压力传导到柱头上,对保持结构稳定至关重要。除结构作用外,东大殿的斗栱在空间和装饰上也有许多独特的设计。尤其是内槽的斗栱,展现了许多灵活的做法,与殿内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东大殿壮观的斗栱

1

外檐斗栱

外檐柱头有阑额相连,无普拍枋,柱头上直接安置栌斗,为早期做法。

柱头铺作

外檐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隔跳偷心(偷心即不施横栱),最上是翼形耍头。其中第二跳华栱后尾即为外槽的明乳栿,两下昂后尾压于草乳栿之下。

外檐柱头铺作结构(图:李乾朗《穿墙透壁》)

外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

补间铺作

相比颇为复杂的柱头铺作,外檐补间铺作相对简单,仅出华栱两跳,且其下无栌斗,故整体没有多少结构上的作用。其中第一跳上施翼形栱,样式有点像后来雀替上的三福云,不过也仅为装饰作用。最上头的耍头为简洁的批竹式。后尾除没有翼型栱外,与正面完全相同,上承外槽平棊枋。

柱头铺作的外放与补间铺作的内收,形成了一种如呼吸般的节奏,有意思

转角铺作

转角铺作则与柱头铺作类似,为正交的双杪双下昂,斜线上则出角栱两跳角昂三跳,昂头上有宝瓶承托角梁,中规中矩。

外檐转角铺作

转角铺作的经典视角

2

内槽斗栱

由于东大殿的内外柱等高,要使内槽平闇足够高的话,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高的铺作层。相信每一个进了大殿的人,都会对内柱上直直出四跳的斗栱印象深刻,这种层层托起的样式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拱形空间,让人很直接地感受到佛坛上方之广大。而在内槽的斗栱设计上,还有多处运用了半驼峰或不出跳的栱,以在不占据较多横向空间的前提下,获得足够的高度来支撑平闇。最终以简洁的形式营造出了高而广的空间。

内槽的拱形空间

柱头铺作

正面的柱头铺作出华栱四跳,皆为偷心造,不施横栱,承托正中的四椽栿,形式简洁。其中第二跳华栱的后尾为外槽的明乳栿,与外檐柱头铺作类似。内槽四椽栿的两端施有一斫成半驼峰的枋,其上置一跳十字斗栱承托平棊枋。从最底下的泥道栱到最上头的令栱,一共是七层。

山面的柱头铺作同样是七层,但因为无需承托大梁,为了给内槽留下更大空间,出三跳华栱后便直接在同一垂直线上叠加斗与栱,不再向外出跳。每层栱头都削成不同形状,看来修大殿的匠人也有点小调皮。其中第六层置小翼形栱,第七层与正面柱头一样用十字斗栱承托平棊枋。后尾的做法与正面完全一致。

内槽柱头铺作(南稍间)

补间铺作

前后并不对称,内槽方向在第三层柱头枋上出三跳华栱,上置令栱承托内槽平棊枋。其中第一跳华栱的后尾为耍头,与令栱相交承托外槽平棊枋。下面是丁头栱(相当于半截栱)两跳,以榫卯插在柱头枋上,并不与之相交。此种做法可能是为了与外檐补间铺作的里跳形成对称样式。

内槽补间铺作:左侧为内槽方向,右侧为外槽方向(斗栱后尾)

转角铺作

转角铺作整体很简洁,仅在斜线方向置斗栱。同样也是七层,其中一、二、四层出华栱,三、五、六层不出跳,仅在同一垂直线上往上叠加斗,栱头削成翼形或六分头。六层有一正交的翼形栱与斜向栱相交。七层为耍头,与正交的令栱相交,承托平棊枋。后尾一跳,承托角乳栿,结构与柱头斗栱类似。

内槽转角铺作

5

塑像与壁画

1

塑像

东大殿的塑像为泥质彩塑,很难得地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唐代塑像。经过近年碳 14 的测定,基本可以确认,中央佛坛上的 33 尊塑像为唐大中年间塑绘完成,且基本保持原样。佛坛所占空间不小,五尊主像一字排开,中间三尊为佛像,释迦牟尼佛居中、阿弥陀佛在右、弥勒佛居左,分别代表「十方佛化」之西方净土和「三世佛化」之未来世界,这反映了唐代五台山地区受到了净土宗的影响。两端则为骑狮的文殊菩萨与骑象的普贤菩萨,为华严三圣的布局。

佛坛上中央三尊主像,从南侧看向北侧,最近的即为垂足的弥勒佛

正中释迦跌坐在须弥座上,袒右肩,右手作「触地印」,可能来源于初唐时由印度传入的样式,图像取自释迦于菩提树下悟道之时,以手触地降魔,决心入定。释迦旁边为迦叶、阿难两弟子像

。左侧弥勒佛垂足而坐,作「无畏印」,脚下各有一朵莲蒂。右侧阿弥陀佛结跏跌坐与须弥座上,双手作「说法印」。此三佛的面容与衣着都透出唐代的风格,旁边的各胁侍菩萨面容饱满,身体微向前倾,腰部微弯,腹部微隆起,身姿优美,与敦煌的塑像很相似。

正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

北次间的阿弥陀佛像

左侧稍间为骑象的普贤菩萨,旁有两尊胁侍菩萨,前方有韦驮(明塑)与童子。右侧稍间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同有两尊胁侍菩萨。最两端则是威猛的护法天王像。在佛坛最南侧,天王像边上为佛殿主宁公遇等身像,靠着佛坛边的墙。经最新的测年研究,佛坛后的扇面墙与两侧的墙修建于宋金时期。背靠着墙的宁公遇像,也很有可能为此时期重塑。

佛坛最北端的文殊菩萨与最南端的普贤菩萨,可以看到靠着南边墙的宁公遇等身像

东大殿有足够宽敞的横向空间,这些高大的塑像按顺序排开,林立在佛坛上,营造出可无限扩展的佛国世界,将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融于其中。我们现在只能在佛坛前边走边看,已然体会到空间与佛像带来的沉静之感。我想到当年梁思成、林徽因考察的时候在佛坛上绕着佛像走来走去,非常好奇漫步于佛林之中会有一种怎样的奇妙感觉。再往前推一千年,在有前廊的时候,西天的日光可自由地照在佛与菩萨的脸上,洒落在礼佛人身上,此刻吹着微风,凝视佛像,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呢?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林徽因漫步于东大殿佛林之中

虽然这些塑像大都是唐代的,但表面已经被涂得颇为艳丽,颇有辣眼睛之感。最近的这次重装发生在民国时期,梁思成见时便已如此,由是感慨塑像「本皆精湛之作,惜经俗匠重装,轮廓已稍模棱,而且色彩鲜缦,辉映刺目,失去醇和古厚之美」。不过他也发现这次重装是以薄纸裱褙,再敷以色彩,日后也许能剥去复原。如今在大殿里也可以看到有些表皮脱落的地方显出了原来的旧色。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小野玄妙 1922 年拍摄的几张照片窥见塑像原貌。当然,这里的「原貌」也并非唐代的妆銮,后世也经过了多次重装。

1920 年代小野玄妙所摄的东大殿塑像

在佛坛之外,沿着山面墙与后檐墙有「五百罗汉」像,现存 296 尊,为明宣德四年(1429)至五年(1430)所塑。

明代罗汉像

南边山墙的罗汉像,可以看到上面还有明代塑的悬山

在大殿南尽间窗下还有一尊僧人的等身像。梁思成当时认为是唐代东大殿的佛殿主愿诚的像。但其所处位置在唐代时为前廊,加之塑像的衣饰更接近明代,故此像更可能为明代修葺大殿、塑罗汉像的功德僧本随。

明代的本随禅师等身像

2

壁画

东大殿虽然没有留存大铺壁画,但可以见到许多散落的小壁画,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之后宋金元明清也都留下了印迹,艺术水平很高,可谓是一座寺观壁画博物馆,这也是东大殿至为珍贵之处。只可惜普通游客只能看到前槽的部分壁画,算是漫游佛光寺东大殿的一点小遗憾了。

其中最显眼的一处唐代壁画就在前槽北次间外侧栱眼壁内,为《弥陀说法图》,题材出自唐代流行的「西方净土变」。中央为阿弥陀佛,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正在说法,两侧是听法的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周围绘有各胁侍菩萨、供养菩萨,画面顶部还有飘逸的飞天。左右下方两角落处绘有供养人。画中人物身姿优雅,衣饰飘带轻盈柔和,为唐代佳品。此画的题材与阿弥陀佛的塑像可能有所关联,都反映了佛光寺在当时受到净土宗的影响。

唐代壁画《弥陀说法图》

释迦牟尼佛须弥座后侧束腰处有一组唐代壁画。左侧为《毗沙门天王图》,画面主体为怒目圆睁的毗沙门天王降魔镇妖,旁边有一天女。中间为《镇妖图》,画的是一身穿豹皮袍的力士擒住了猴妖。右侧是一青面獠牙的神官追赶一小妖。整组壁画非常生动,据推测可能为《送子天王图》残存部分。

唐代壁画《毗沙门天王图》

唐代壁画《镇妖图》

前槽明间、次间外侧栱眼壁内,各绘有一幅《圆光形佛像图》。每幅绘 8 个圆光,每个圆光中又各绘 10 佛,佛皆结跏跌坐,主色为青绿,水平甚高,梁思成根据题记中的宣和年号断为宋代壁画。

宋代所作的《圆光形佛像图》,一圆光中的十佛

前槽两稍间外侧栱眼壁各有一幅《卷草图》,色彩以青绿为主,颇具动感,与莫高窟中的卷草图案风格相近,应为唐代壁画。

唐代壁画《卷草图》

山面墙后壁有墙皮剥落,露出了两小块白画,画着数层紧密的「千佛」,皆面相鼓圆,双目半启,身着袈裟,袒露前胸。推测为金元时期的壁画。

金元时期的线描千佛图

南北内槽及后槽外侧栱眼壁内有多幅《诸菩萨图》,画中菩萨分上下多层,皆有圆形头光,色彩鲜艳,应为明代所绘。

明代壁画《诸菩萨图》

相信每一位去过佛光寺的朋友都对寺院的环境和东大殿的古朴雄壮印象深刻,就是纯直观的感受,也都让人身心非常愉悦。若是稍微了解一些历史,更会觉得这里藏着的宝贝真的太多太多。大殿背后的故事,塑像和壁画诉说的美与信仰,空间设计反映出的匠师想法,都是如此迷人,吸引着我们一次又一次来到这里,而每次又都会获得新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佛光寺无与伦比的魅力罢。

参考资料:

[1]《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 梁思成

[2]《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彩画》 丁垚 等

[3]《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彩塑壁画遗存若干问题稽考》崔元和、罗世平

[4]《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彩塑的人文内涵及遗产价值》崔元和

[5]《唐初五台山佛光寺的政治空间与宗教构建》任思捷

[6]《独具特色的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侯慧明

[7]《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张荣 等